<ol id="hldfd"><menuitem id="hldfd"><video id="hldfd"></video></menuitem></ol>

            <ol id="hldfd"><th id="hldfd"></th></ol>
            <strike id="hldfd"><delect id="hldfd"></delect></strike>
            <ol id="hldfd"></ol>

              <ins id="hldfd"><th id="hldfd"><del id="hldfd"></del></th></ins>

              <font id="hldfd"></font>
              <ol id="hldfd"></ol>

              <ol id="hldfd"></ol>

              <ol id="hldfd"><menuitem id="hldfd"><video id="hldfd"></video></menuitem></ol>

              <ol id="hldfd"><menuitem id="hldfd"><video id="hldfd"></video></menuitem></ol>

              关键词搜索: 油品分析仪器,闪点仪,微水仪,酸值测定仪,运动粘度测定仪、密度测定仪....等

              产品分类PRODUCT CLASSIFICATION

              展开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开口闪点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及实验过程

              技术文章

              开口闪点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及实验过程

              技术文章

              一、工作原理

               

              注:电气原理框图如下图

              0000.jpg


              仪器电路主要由加热、加热调节、点火扫划系统组成。电源开

              关 K1 一打开,加热电炉 L 即开始加热。固态调压器用于加热炉加热

              功率调节,旋转调压电位器,可调节加热电炉的功率,其工作电流

              在电流表 A 上显示。点火扫划开关 K2 则控制扫划电机 D 的工作。

               

              二、实验过程

              1、将试样装入油杯刻度线位置。

              2、仪器安装完后连接带减压阀的的煤气罐。

              3、打开煤气罐用点火器点燃划扫杆出来的的气源利用控气阀调整火焰大小,火焰直径为3.2-4.8mm(黄豆大?。?。

              4、点击加热按钮,仪器开始加热,利用加热调节旋钮调整加热速度,初始加热阶段保证升温速度为14(℃/min-17(℃/min),当试样温度到达闪点前23℃±5℃时升温速度为5(℃/min)-6(℃/min),试验时应避免在试验杯附近随意走动或呼吸,以防扰动试样蒸汽。

              5、在预期试样闪点温度前23℃±5℃时,开始用火焰划扫,温度每升高2℃划扫一次,用平滑、连续的划扫,试验火焰每次通过油杯所需时间为1s。

              6、当试样液面上任何一点出现闪火时,立即记录温度计的温度读数,作为观察闪点。切记不要把试验火焰周围产生的的淡蓝色光环与真正的闪火相混淆。

              7、打开仪器风机散热,同时打开窗户通风。

               

              TEL:13552591542

              关注公众号
              人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